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片
主演:詹姆斯·柯本 克里斯·克里斯托佛森 理查德·杰克尔 杰森·罗巴兹 鲍勃
导演:萨姆·佩金帕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第56届柏林电影节的闭幕影片是1973年上映的西部片《比利小子》(Pat Garrett And Billy The Kid)的特别版。《比利小子》讲述的是在1881年的新墨西哥,一个名叫派特·加勒特(Pat Garrett)的人被被委任为警长,追捕自己从前好友比利小子(Billy the Kid)的故事。比利小子是美国历史上的传奇罪犯,真名为威廉·邦尼(William Bonney),他年轻时四处流浪,最擅长的就是拔枪射击,据说他从拔枪到射击只要0.3秒。比利小子曾经谋杀了21个人,最后为派特·加勒特所击杀。 本片导演山姆·佩金法是赫赫有名的美国动作电影大师,为暴力美学的开山鼻祖,发明了用慢镜头、圣歌包装血腥射杀场面的技巧,后来香港著名导演吴宇森的电影就充满了对他的模仿。除《比利小子》外,萨姆·派金帕的代表作还有《午后枪声》(Ride The High Country 1962)、《日落黄沙》(The Wild Bunch 1969)、和喜剧片《牛郎血泪美人恩》等等。著名歌手鲍勃·迪伦不仅在影片中出演了角色,并为本片演唱了主题曲。 关于"比利小子" 喜欢看西部片的朋友肯定听过比利小子的名字。根据资料,以他为题材的电影数量在所有的美国历史人物中排第二位,仅次于林肯总统。在电影里,他有时被描写成除暴安良的英雄,有时是冷血的杀手。那么,让我们来看看BILLY THE KID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1859-1861年期间,威廉.邦尼(比利小子的真名,得名“比利小子”是因为他的个子小)出生于新墨西哥州的林肯镇。他的枪很准快很,按一般说法,就是个快枪手。据说他14岁时就杀了第一个人,此后的几年间,他因为共杀了二十几个人而被通缉。1881年7月14 日,傍晚时分在林肯镇,被警长派特.加勒特(Pat Garrett)所射杀(也有一种说法是被警长放走了,不过可信度不高)。当时BILLY只有十九或二十岁。 1878年发生在新墨西哥领地内的"林肯县战争",是美国西部开发时期一次非常重要的牧区战争.它的爆发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原因.这次长达5个月的流血冲突,是圣菲集团支持下的墨菲派与竞争对手麦克斯温-滕斯托尔派争夺对林肯县经济和政治控制权的必然结果.战争结局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分赃,确保了墨菲家族在林肯县的垄断地位."比利小子"在这场流血冲突中只不过是麦克斯温-滕斯托尔派雇用的一名枪手,但在后来的许多传说中,他却成了"林肯县战争"的主角.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比利小子"的历史著作、小说、电影、歌曲和传说不计其数."圣徒比利"取代了"魔鬼比利","林肯县战争"却被人淡忘了,即或有人偶尔记得它,也是从"比利小子"的出场背景中得知的,"林肯县战争"的真相则完全被"比利小子"的传说湮没或扭曲了.
备注:已完结
类型:欧美动漫
主演:乔什·加德 戴维德·迪格斯 凯瑟琳·哈恩 小莱斯利·奥多姆 克里斯汀·
导演:Gavin Dell Corey Barnes 伊恩·汉密尔顿 Joel Moser 小马里奥·德·安娜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 苹果预订首部动画剧集《中央公园》(Central Park,暂译)。该剧两季,每季13集,洛伦·鲍查德(《开心汉堡店》)联手福斯TV打造,鲍查德、乔什·加德任编剧。故事围绕以中央公园为家并在那里工作的一家人展开。配音卡司包括克里斯汀·贝尔、乔什·加德、斯坦利·图齐、戴维德·迪格斯、小莱斯利·奥多姆、凯瑟琳·哈恩。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片
主演:约翰·韦恩 罗克·赫德森 Antonio Aguilar 罗曼·加布里
导演:安德鲁·麦克拉格伦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 美国内战结束后,曾经的陆军上校约翰和战友詹姆斯代领两队人马横穿墨西哥无人区,但均被匮乏让他们寸步难行,最后约翰只能把随从的马匹带到不受欢迎的墨西哥人那换钱,每头35美元成交。而此时詹姆斯答应代领这些墨西哥人逃离此地,生活在这里的墨西哥人内战爆发后被美国发横财的暴发户整得苦不堪言破产无家可归,他么渴望离开这里开始新的生活。正在这时这些美国来的强盗再次肆虐当地,约翰和詹姆斯凭借他们俩在军队中的经验战胜了强盗,带着墨西哥人奔往新的生活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片
主演:本·金斯利 坎迪斯·伯根 爱德华·福克斯 约翰·吉尔古德 约翰·米尔斯
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本片记录了印度圣雄甘地史诗般传奇伟大的一生。1893年,24岁的甘地(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饰)受邀前往南非任律师职,决心在当地带领印度移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的抗议活动,并因此入狱。出狱后甘地回到祖国,在三八朗地区建立了高僧修行所,加入了国大党领导的印度独立运动,宣传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理念。运动中甘地曾四次入狱;在其不懈努力及国大党的带领下,印度独立终于提上议事日程,甘地也于1931年赴伦敦参加商讨独立的圆桌会议。然而随着独立的临近,印度国内穆斯林与印度教人民之间的宗教矛盾日益突出,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又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新挑战…… 本片获198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最佳男演员(本•金斯利),最佳原创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剪辑共八项大奖,并获奥斯卡最佳化妆,最佳电影音乐和最佳音效三项提名。